照明论坛-LED论坛-照明家族

标题: 变压器饱和磁通测试 [打印本页]

作者: 888888    时间: 2021-8-6 15:53
标题: 变压器饱和磁通测试
什么是磁滞现象?磁饱和在电磁学中为何会降低系统效率?       磁滞现象简称磁滞。磁性体的磁化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性,当铁磁体被磁化到饱和状态后,若将磁场强度(H)由最大值逐渐减小时,其磁感应强度(符号为B)不 是循原来的途径返回,而是沿着比原来的途径稍高的一段曲线而减小,当H=0时,B并不等于零,即磁性体中B的变化滞后于H的变化,这种现象称磁滞现象。磁 性物质都具有保留其磁性的倾向,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磁场强度H的变化的,这种现象就是磁滞现象。 按磁滞回线的不同,磁性物质又可分为硬磁物质、软磁物质和矩磁物质三种。磁滞现象,在铁磁性材料中是被广泛认知的。当外加磁场施加于铁磁性物质时,其原子 的偶极子按照外加场自行排列。即使当外加场被撤离,部分排列仍保持。该材料被磁化,其磁性会继续保留。需要消磁时,施加相反方向的磁场。

铁磁饱和现象
        一个线圈通过电流时,线圈中便有磁场产生,描述这个磁场有两个物理量,一个是磁场强度,用H来表示,它与线圈的圈数和流过线圈的电流强度的乘积(又称安匝数)有关;另一个是磁感应强度(又称磁通密度),用B来表示,B的大少除与安匝数有关外,还与线圈中的介质有关。如果介质是空气,那么H和B数值相等,如果介质是铁磁材料时,同一线圈流过同样的电流(H相同)的条件下,在有铁磁材料的导磁率用U来表示。
       在铁磁材料中,U不是固定的常数,B和H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如图1所示,在图中可见,曲线的A点附近曲线开始弯曲,再往上,B值的变化越来越平缓,H变化而B值变化很少的现象我们就称为磁饱和现象。

    在讨论稳压电源时,我们关心的是电压电流的变化,在磁饱和铁芯线圈讨论中,我们可以认为线圈中H与流过线圈的电流I成正比;线圈中的B与线圈的感生电压即线圈两端的电压V成正比。图2是一个铁磁介质线圈的伏安特性图,从图中可见,曲线有一段电压变化很少,动态电阻©V/©I比V/I少(这是稳压管的概念,磁饱和线圈不常用“动态电阻”的提法)。这就是饱和区段。

     而在讨论电机和变压器的时候,变压器内部的磁通损耗还不止热能,还有磁滞损耗、磁饱和损耗,以及漏磁损耗等等。

1、先说工频
1-1、工频下,如果变压器不带负载,输入电流全部用来励磁。在磁化曲线的线性阶段(近似线性),可以将变压器近似得看作一个感抗恒定的电感元件(励磁阻抗)。励磁电流随着外施电压的升高而升高,直至饱和。此处,题主理解没有问题。
1-2、如果带了负载,那么变压器的一次电流有两部分组成:励磁电流和用于能量传输的二次电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在电路上看就是负载和励磁阻抗成并联关系。因而,要达到饱和状态,所需要施加的电压要远高于空载状态下所需电压。
2、直流
2-1、交变的电场才能产生交变的磁场,然后再通过二次绕组产生交变的电场向外输送能量。如果对变压器施加直流励磁的话,能量无法通过二次绕组传输出去,全部用来励磁了。
2-2、并不是直流就一定导致饱和,只是说直流磁化比较容易。题主可以去搜索一下“直流磁化曲线”,要达到饱和也是需要一定的磁场强度的。

简单得将铁心中的磁畴比喻为弹簧振子的话,交流带来的是往复振动,而直流带来的是单向运动。弹簧振子的行程跟外加力的大小有关,而铁心的磁化程度就跟外加磁场强度H有关了。
不存在随时间积累,B增大的情况,弹簧振子是有阻尼的,因而,恒定的力会将振子保持在某个位置,同样,恒定的磁场强度也只能使得铁心中的磁畴旋转到某个固定的角度(宏观上的等效角度)

3、交直流叠加
交直流叠加后,励磁电流就不再是关于横轴对称的了,描述起来有点麻烦,我就直接上图了,左图为励磁电流,右图为磁滞回线。
[attach]10685[/attach]

上图中,由于直流分量偏大,铁心已经饱和了,暂时没找到没饱和的图,后续有机会补上。
[attach]10686[/attach]

在铁磁性材料被磁化的过程中,磁感应强度B首先随外部磁场强度H的增加而不断增强,但是当H超过一定数值时,磁感应强度B就趋近于某一个固定值,达到磁饱和状态。
当高频变压器内的磁通量不随外界磁场强度的增大而显著变化时,称之为磁饱和状态。
为防止磁心饱和,高频变压器的磁心应留有一定的空气间隙(放个小纸片也可以)。

一旦发生磁饱和,对开关电源的危害性极大,轻则使元器件过热,重则会损坏元器件。 在磁饱和时,一次绕组的电感量L明显降低,以至于一次绕组的铜阻和内部功率开关管MOSFET的功耗迅速增加。导致TOPSwitch和MOSFET损坏。
防止高频变压器磁饱和的方法:

1、减小一次绕组的匝数
2、选择尺寸较大的磁心
3、给磁心留出一定的气隙宽度

开气隙并不能消除剩磁,只能降低剩磁,不是提高磁饱和,是提高HS(饱和磁场强度)
开气隙后有个退磁场,有一定的退磁作用,所以消除了部分剩磁.开气隙后,有效磁导率降低了,所以需要饱和就必须加更大的磁场.

有磁芯的电感器有磁饱和问题, 在电感器中加铁氧体或其他导磁材料的磁芯, 可以利用其高导磁率的特点, 增大电感量减少匝数减小体积和提高效率. 但是由于导磁材料物理结构的限制, 通过的磁通量是不可以无限增大. 通过一定体积导磁材料的磁通量大到一定数量将不再增加, 不管你再增加电流或匝数, 就达到磁饱和了. 尤其在有直流电流的回路中, 如果其直流电流已经使磁芯饱和, 电流中的交流分量将不能再引起磁通量的变化. 电感器就失去了作用.

因此,如何避免磁滞损耗和磁芯饱和损耗就成了电磁学中的重点内容。

磁滞损耗 是铁磁体等在反复磁化过程中因磁滞现象而消耗的能量。磁滞指铁磁材料的磁性状态变化时,磁化强度滞后于磁场强度,它的磁通密度B与磁场强度 H之间呈现磁滞回线关系。经一次循环,每单位体积铁芯中的磁滞损耗正比于磁滞回线的面积。这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使设备升温,效率降低,它是电气设备中铁 损的组成部分,这在交流电机一类设备中是不希望的。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狭窄,其磁滞损耗相对较小。硅钢片因此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等设备中。

1 变压器的损耗分为铜损 和 铁损两大部分。 其中铜损是指电流流过变压器原边和副边绕组的时候所产生的损耗(绕组都是用铜丝绕制而成,而铜丝都是有电阻存在的,所以就有了功率损耗,并且是以热能的方 式表现出来的);铁损是指变压器自身产生的损耗(即使空载的时候也存在),而铁损又分为3个部分,即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剩余损耗。其中磁滞损耗是外部磁场为了磁化磁性材料而产生的,并且以热能的方式表现出来,在B-H曲线上表现的就是磁滞曲线所包围的闭合部分的面积。产生涡流损耗的原因是由于磁路内的磁 通发生了变化从而在磁性材料中感应出了电压,而磁性材料本身又存在电阻,所以就有了磁滞损耗。剩余损耗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在低频场合该部分较小,可不考虑。

2 L = 磁链 / 电流 = (匝数 * 面积 * 磁通密度)/  电流。这样就推导出BMAX=LI/(N*AE)的公式,并且可以看出,当N变小,Bmax变大,磁滞曲线所围的面积也就变大了,磁滞损耗自然变大。自然也就更靠近饱和磁密的位置。

能量守恒:0.5*Lm_p*Ipeak_p^2*f = Pout/η
安培环路:H*le= Np*Ipeak_p  ;
                Bmax=Np*Ipeak_p*μ/le
L值:      Lm_P =Np^2*Al=Np^2*μ*Ae/le
结论:加GAP,增大匝数保持Lm_P 不变,Bmax减小,避免饱和。 作者:小林家的垃圾王R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6605/ 出处:bilibili






欢迎光临 照明论坛-LED论坛-照明家族 (http://lightingfamily.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