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论坛-LED论坛-照明家族
标题:
开关电源的类型(非隔离式)
[打印本页]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1:12
标题:
开关电源的类型(非隔离式)
开关电源的类型(非隔离式)
[attach]8954[/attach]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1:13
降压转换器(降压型开关稳压器)的工作模型
[attach]8955[/attach]
开关电源是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我们可以把开关电源的电流比喻为水流,输入电容就 是一个高的蓄水池、输出电容是一个小的蓄水池,把一小杯一小杯的水从大水池传送到小水 池,通过控制传送的间隔时间和水杯的水量从而实现小水池固定的水量,当输出的水量低了, 就增加杯子的水量,当输出的水量高了,就减少杯子的水量。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1:59
降压转换器基础(电流和电压波形)
[attach]8956[/attach]
当开关开通的时候,能量从输入向输出传递,电流是斜线上升的,好比模型里杯子的水 往小水池传送;当小水池的水偏高了,开关就关断,这时电感、负载、二极管形成自然的续 流回路,电流开始线性减少;当小水池的水低到一定程度后,重新开始开通开关;通过这样 高频率的开通和关断,就形成一个稳定的输出电压。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2:05
降压转换器拓扑
[attach]8957[/attach]
上图就是一个电路结构,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电阻的分压采样输出的电压,再经过一个比 较器和基准比较,如果输出小于基准,MOS 管就开通;如果输出大于基准,就关断 MOS 管。
下图是用 LM22670 芯片做的电路示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非同步降压转换器,因为他 下管是用了一个快恢复或者肖特基二极管。为什么要用肖特基呢?因二极管的寄生参数和漏 感会导致在 MOS 管在开通时产生一个高压的震荡,这个震荡最终会导致芯片的 SW 引脚高 压损坏和开关损耗非常大,导致效率很低,所以一般会使用快恢复或者肖特基二极管。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2:11
升压转换器(升压型开关稳压器)
[attach]8958[/attach]
升压转换器也可以用水流的模型来比喻,和降压转换器不同的只是把低处的水流往高处 传送。我们可以用拓扑结构图和波形图来分析。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2:12
升压转换器(电流和电压波形)
[attach]8959[/attach]
左图就是升压转换器(Boost)的拓扑结构,我们前面讲过,电感 L 是一个储能元件,当 开关管导通的时候,输入的电压对电感充电,形成的回路是:输入 Vi→电感 L→开关管 Q; 当开关管关断时,输入的能量和电感能量一起向输出提供能量,形成的回路是:输入 Vi→ 电感 L→二极管 D→电容 C→负载 RL,因此这时候输出的电压肯定就比输入的电压高,从 而实现升压。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2:19
降压-升压转换器(电流和电压波形)
[attach]8960[/attach]
状态一:开关管开通,二极管 D 反向截止,电感器储能,电流回路为:输入 Vin →开关管 Q→
电感器 L;
状态二:开关管关断,二极管 D 正向导通续流,电流回路为:电感器 L→电容 C→负载 RL→
二极管 D;
输出什么时候是升压,什么时候是降压呢? 我们可以根据公式 Vo=Vin×D/(1-D) 中知 道,当 D=0.5 时,Vo=Vin;当 D<0.5 时,Vo<Vin;当 D>0.5 时,Vo>Vin。而且我们可 以看到,这种拓扑结构我们很容易得到了负向的电压,当某些场合不想用隔离变压器拉抽头 的方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实现负电压。
降压-升压转换器拓扑
[attach]8961[/attach]
上图是用 TPS5430DA 实现的一个负电压输出的电路,TPS5430DA 和 LM22670 的引脚相同, 两者可以互换。
作者:
fdsadfdsid
时间:
2019-10-8 22:29
控制器与稳压器
[attach]8962[/attach]
控制器(Controler)和稳压器(Regularlator),上图是一个控制器和稳压器的区分参考,集 成开关管的 IC 我们一般称之为稳压器,需要外置开关管的 IC 我们称之为控制器,而图中的 描述我们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现在很多的稳压器已经可以做到大于 3A,而且热阻低到 10℃
/W 也有很多,但很多大功率的开关电源还是需要控制器,外置 MOS 管。
控制器与稳压器实例对比
[attach]8963[/attach]
欢迎光临 照明论坛-LED论坛-照明家族 (http://lightingfamily.net/)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