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弄懂EMI与EMS的区别!
一文弄懂EMI与EMS的区别!电源系统的兼容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的根源在于系统的设计。要使系统的元器件工作在正常状态下,没有过载超负荷等现象的发生,并且要有一定的余量。也可以通过设计备用方案,使系统即使某个元器件或设备出现故障仍能正常工作。当然备用方案的设计有可能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但是如果设计得合理,在成本的增加和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上有很好的性价比,是完全值得的。
LED照明器件及系统的兼容性
电子产品的兼容性问题主要是电磁兼容性(EMC),定义为设备、系统、子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系统、子系统不会由于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的电磁发射寻到或遭受不允许的性能降低,也不会使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系统、子系统因它的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性能降低。
电磁兼容性包括两方面:电磁干扰(EMI)和电磁耐受(EMS)。
前者主要表现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传导干扰主要是局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导电介质或公共电源线互相产生干扰;辐射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把干扰信号传给电网络或电子设备。而后者主要指系统对诸如静电放电、辐射、脉冲群、雷击、传导等干扰的耐受能力,即抗干扰能力。电子产品一般划分为民用级、工业级和军用级产品,不同等级的产品有着不同的标准规定,产品在特定等级下满足这些标准的产品,被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对于如何来评判产品是否具有电磁兼容性?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兼容性测试来完成了。
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直译是“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干扰源)通过电磁波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的现象。例如当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旁边有人使用电吹风或电剃须刀之类的家用电器,电视屏幕上会出现的雪花噪点;电饭锅煮不熟米饭;关闭了的空调会自行启动……这些都是常见的电磁干扰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电磁干扰信号妨碍了正在监视病情的医疗电子设备或正在飞行的飞机,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从这些例子来看,就好像是电子设备具有无形的“攻击力”,对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扰乱和破坏。
电磁兼容性测试
前面已提到过,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可分为电磁干(EMI)和电磁耐受(EMS)两方面,具体运用在LED照明器件及系统的几个重要步骤为:
传导干扰-EMI指标
传导干扰是指LED照明器件本身产生,从而进行导体运输的电磁干扰。这种测试频率范围一般为9KHz~30MHz,属于低频现象。
辐射干扰-EMI指标
辐射干扰也是由器件身身产生,并通过空间传播形成的干扰电磁波。LED照明器由内部电路通过产品的电线电缆或结构件外壳形成对外的辐射干扰,相当于天线发射效应。
谐波电流干扰-EMI指标
产生谐波电流的原因这一是非线性的负载,谐波电流干扰将影响电源电流的波形,使其畸变,这种干扰会对电网造成污染必须加以控制。
EMS(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直译是“电磁敏感度”,是指由于电子设备受到外界的电磁能量,造成自身性能下降的容易程度。例如同样受到电吹风或电剃须刀的干扰,有些电视机的屏幕上出现了雪花噪点,有些电视机却安然无恙。这表明在受到电磁干扰“攻击”的情况下,前者的电磁敏感度较高,更易受伤,也就是“防御力”较低;而后者的电磁敏感度较低,不易受伤,即“防御力”较高。
静电放电抗干扰能力-EMS指标
人体带有静电,这种现象在干燥的冬季更为严重,在这种环境下的摩擦很容易寻到人体携带大量的静电,此时如果人体触摸LED产品或与其邻近设备,会形成直接或间接的放电,产生的脉冲电压可能导致LED的击穿损毁,因此对LED产品的抗静电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抵抗能力-EMS指标
产品的继电器开合或开关通断,也会对同一电路中的其他电子器件产生干扰,具有脉冲群出现、脉冲重复占用率较高及脉冲波形的上升时间短暂等特征。
雷击浪涌抗干扰能力-EMS指标
雷击在电缆上形成能量很大的浪涌电压和电流,很容易导致器件的损坏。此外,大型开关切换瞬间也会在供电线路上形成浪涌电压和电流。
周波跌落抗干扰能力-EMS指标
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统称为周波跌落。周波跌落干扰的抵抗能力指标考核了该LED照明器件是否具备工作在不稳定的电网中的能力。
以上测试步骤,前三项为EMI指标,后四项为EMS指标。我们统称为EMC
页:
[1]